一百公里外的磐安城,地处山区,因山水远近闻名。那里层峦叠翠、湖泊纵横、流泉不断,可谓美不胜收;那里野生动物、药材、野菜、野果、香菇招人迷恋。于是,去年的秋季,我走进了磐安。
以往出门旅行瀑布峡谷,看多了自然减了不少激情。到磐安,我选择个去的地方是高姥山。据说高姥山脚有村落,我对他们颇为好奇,想近距离接触他们,何况白天可在山上亲采野菜,享受农家乐趣,黎明可在农家居室观日出,独到妙处,我喜欢。
踏上高姥山土地,我有些惊奇,高姥山早已是省级旅游区,却还未开收门票,慕名而来,却是一未开发的处女地。幽静自有其幽静的妙趣,我就独独享用这独处的妙处好了。经当地村民指点,沿小路我一头钻进山林。
那天下午,天湛蓝一片,无风又无雨,日头西斜,又减了毒毒的热气,我认为此时攀山恰到好处。这条路上山近,但如今少有人走。村民说只在农历七月七高姥山庙会,邻近的善男信女们往娘娘庙上香绕这条路走上一遭。据说那庙会开的是盛况空前,影响方圆百里,临近县市如缙云、永康、天台、仙居都有人赶来参加。可惜我这趟来得不是时候,不过我可以想像得到人们烧香叩拜、摩肩擦踵的热闹景象。眼前不时有杂草和蜘蛛网拦道,顺手拔上一根硬草左右拨开,有蜘蛛静静停在网中央,像是在默默等待敌人自投罗网。身披彩甲的蜘蛛很是漂亮,一路上我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。上到山顶,空旷就我一人,看层林招展,任凉风习习,深深地吸一口从山脚徐徐飘来的微风,疲累顿消,仿佛自己一下子成了上帝派来的神者,主宰这里的一切,忽而又觉得自己是乞丐,什么也没拥有。是上帝是乞丐,我有些茫然,转而一想又觉得好笑。山上建有明朝的聚贞宫(当地人称娘娘庙),不知何故大门紧闭?没人指点,有名的红军洞不知隐藏何处?高姥山断层湖又不知在哪个方向?欣慰的是有一条宽宽的水泥路从山顶直通山脚。看日已西下,不敢久留,转下山来留宿农家。
农家女主人名叫牡丹,一张圆圆的脸始终带着微笑,与名贵的国花牡丹相比,她不雍容,不华贵,是一朵朴实大方的村牡丹。刚见面,她热情留我吃住,且言不收我的住房钱。知道我喜爬山且乐此不疲,重带我上山摘板栗,采野菜,不料板栗已被人先行采摘,返回后,板栗篮虽空空的,晚上餐桌上却有了鲜嫩的苦菜、蒲公英,从来不知道蒲公英可当菜,嚼起来爽口,带一股淡淡的清香,很好吃。这生命中次品尝的滋味是那么令人难忘。
奈何毛毛细雨下了一夜,早起后仍下个不停,观日出的期望成了泡影,由牡丹陪着到山中摘猕猴桃的计划也临时取消,我决定返家。临别,牡丹硬是拒收我的住房钱,可恨这苍白的文字无法诉说我的感动之一二。如蒲公英般质朴的牡丹和蒲公英一样将留存在我的记忆里终身难忘。
屋外,雨“刷刷刷刷”越下越大,不听我阻,牡丹带上两把伞,硬陪我走起了下山路。放眼四望,雨中的一切青翠亮眼,天山一色,山天相接,雾山缠绵,人如在天上行。在这样的景致中,说话都嫌多余,云雾缭绕里,我们仿佛成了天上的仙女,在“刷刷”雨的奏乐下甩动长袖伴云起舞……雨水哗哗在脚下流淌,牡丹的裤脚全湿透了,她一声不吭。我也在雨声嘀嗒的大山中迷失了自己,忘了自己是谁,尘世中的一切恼人的、不得不理的俗务在充满韵味的雨声里消融殆尽……突然,牡丹低头向路边草丛,很快摘下一串野板栗,掰开毛绒绒露出白白的肉,我接住咬上一口,甜甜脆脆直到心里,余味无穷。大山啊!我该如何向你表达我对你的热爱,你的美丽、你的富有、你的无私、你孕育下纯朴的山民。一团团的白雾从峡谷底向我们慢慢飘过来,不断飘过来。俯头遥望峡底,一条条雪白的水泥路格外亮眼,水泥深处一、二人家,在云雾蒸腾中显现,这景致怎一个“美”字了得。
挥手依依与牡丹告别。半路乘上汽车,转了九曲十八弯,终于出到山外,进入了县城,在来磐安的车上,司机就已介绍,说磐安是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县城,仔细查看,果如此,街上真没红绿灯闪烁,为约束不自觉的行人制定的所谓“交通规则”似乎世代融进磐安人的血管里,无需管制,自觉行走,谦恭礼让,好一座古朴的县城。转进香菇批发市场。早听说磐安是中国香菇之乡,且享誉海内外,日本就有“中国香菇出,香菇数磐安”之说。就冲磐安香菇味特鲜美,我买了灰树花、茶树菇、平菇,大包小包一并带回。一路上,我还发现磐安蔬菜搬进店,如服装般开门营业,挺有地方特色,人们可就近购买,多方便。
烈士纪念碑是我此行到的后一站,纪念碑坐落在一个陡陡的小山上,沿着台阶走到纪念碑时,日头已近12点,纪念馆已关门。一位中年汉子了解我的来意后,馆门再一次为我一人而开。当得知他还未吃中饭后,我更是过意不去。匆匆缅怀、瞻仰了烈士们短暂而光辉战斗的一生。我了解了磐安一共出了89位烈士,他们为祖国独立,民族解放,人民幸福付出了宝贵的生命,我为磐安出了这么多英雄儿女而骄傲而仰慕;为如今磐安儿女纯朴而美好的心灵而欣慰而感动。如这位饿着肚子为我开放纪念馆的憨厚汉子,如高姥山高二村民牡丹。
磐安,一块原始、纯净的乐土,一座修身养心的县城,一个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。